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你的位置: 首页 » 论文鉴赏 » 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警戒线封面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编辑出版:《警戒线》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22-1415/D

国际刊号:ISSN 2095-9893

出版地:吉林省长春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投稿邮箱 :jjxbjb@126.com

《警戒线》
投稿邮箱:jjxbjb@126.com
论文鉴赏

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发布时间:2020-09-02 阅读数:433

摘 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每一届领导班子都对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有着不同程度的继承与发展,直至今日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文章立足于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对目前的经济全球化现象进行了深刻分析,并探讨出其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启示,以期对我国经济的大力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全球化;现实启示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全球化”的概念正式形成,西方的经济学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探究。然而在更早之前,马克思就已经分析总结出了经济全球化思想,纵使在具体论述中并未对“经济全球化”一词进行直接使用,但也向人们详细阐述了其在理论层面的涵义。为了让我国的国民经济能够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稳定健康地发展,就要不断地对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深入分析,认清经济全球化现阶段的发展形势,从而针对性地采取相关对策。

一、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概述

(一)主要内容

“经济全球化”理念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资本论》中被不断地提及,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也就日益形成完善的体系。这个体系深刻分析了经济发展趋势,对资本主义发展规律从根本上进行揭示,并提出全球扩张实质,指出其中包含的基本矛盾。首先,马克思在其思想体系中对经济全球化的内容进行了详尽描述,基于世界历史观总结出古典哲学思想与近代哲学思想。其次,马克思指出,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产生主要源于生产技术革命与生产力发展。最后,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认为,要让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必定要以物质、精神交往为基础,强化各国联系。

(二)哲学基础

“三大社会形态论”的形成为马克思建立经济全球化思想奠定了哲学基础。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从根源上对经济全球化现象进行探究,提出经济全球化不等同于资本主义化,其全球化形式体现在交往方式上,而非生产方式上,其在本质上让世界各国的交往方式变得一体化。另外,马克思经济全球化体系以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为基础,对世界各国的交往方式进行规范,也对各国的交往行为实行约束,以此实现国家间的有效融合,进而创建以市场交换为基础的经济全球化体制。

(三)发展趋势

通过总结古典哲学思想与近代哲学思想的内容,并以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为依托,马克思深刻论述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首先,马克思认为,经济全球化并不受表面局限,其表现出多维性,主要以深层面的政治和文化体现出来。其次,经济全球化的持续发展会让贫富差距凸显。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在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中发挥出关键作用,其对自身利益的重视推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其内部的客观矛盾又激化了贫富差距情况。最后,社会性质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过程中必将发生改变。马克思思想指出,资产阶级的灭亡是必然的,无产阶级的胜利也是必然的,尤其针对经济全球化发展完善后,资本主义自身矛盾难以调节,导致其发展弊端遭到无限放大,社会性质也就必定改变。

二、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一)邓小平对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继承

上个世纪60年代,西方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推进了新的科技革命,为其迈进高度发达的新的科技时代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国也在这时意识到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飞速扩大。在这个时代背景之下,我国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进行了重新的认识,在国内落后的技术基础上大胆引用了西方的先进技术,并把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当作自身建设的理论基础,实行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政策,将自身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潮流之中。邓小平指出,我国应该敞开封闭的国门,积极实施对外开放战略,通过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来观察各个国家的发展状况,推动中国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建设。以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为依托,邓小平明确提出,我国要建立起具备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对外开放思想是对马克思的继承,他们本质相同。

(二)江泽民對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继承

十四大报告中,江泽民丰富并继承了对外开放思想,提出坚持对外开放战略,将“走出去”和“引进来”充分结合,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又一个创新举措。江泽民指出,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不能片面地追求经济发展,而要重视对外开放战略与其他方面的联系:一是做到自力更生,不能闭关自守;二是要积极面对挑战,维持合理的经济结构;三是保护我国经济安全,不受西方霸权主义侵略。

(三)胡锦涛、温家宝对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继承

胡锦涛指出,为保证我国经济稳定发展,就要不断引进“高精尖”人才,借鉴西方管理体制,拓展国际市场,运用国际资源。温家宝也指出,我国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科学引进外资,始终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战略方案,积极展开多边合作。

(四)习近平对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继承

习近平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开放发展之路。目前,全球化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世界各国人民不再纯粹地使用暴力革命,而是追求政治、经济等层面的实际效益。“永不霸权”“坚持和平发展”是我国实行的战略目标,在世界的大浪潮中持续谋求自身发展,不断打造中国品牌。

三、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现实启示

(一)将改革开放的发展战略坚持到底

经济全球化进程在世界经济的发展潮流中不断加快,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不被淘汰,并有效的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就必须坚持不懈地进行产业革命和技术创新。在深入分析了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以后,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的道路,迎接机遇,不畏挑战,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让人们的生活水平向前迈进一大步。如果,我国缺乏对经济全球化的正确认知,只是一味地“逆风而行”,并妄图在虚无主义的指引下麻痹自己,那必然会被全球化浪潮击倒,甚至再无爬起的机会。因而,为了防止随波逐流,让自身作用在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充分发挥出来,我国就应努力实行技术创新,并采取有效对策去执行改革开放的发展战略,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发展。另外,我国要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现代化,就必须要革新现有经济体制,让国民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不断进步。

(二)面对发展中的各类风险需谨慎

经济全球化是对全球经济的统一,是对生产技术和各类资源的优化,资本主义全球化与其在本质上有着根本的不同。经济全球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会让世界各国的交往变得密切,并渐渐打破传统意义的民族限制、种族限制及地域限制,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因此,我国必须深刻分析经济全球化,汲取马克思思想的养分,寻求适应我国发展的经济模式。经济全球化浪潮引出大量的风险是必然的,这种风险在生产方式和价值观念上也有一定体现,尤其是某些大国利用自身的优势地位干预其他国家内政,使其政治形势变得极为不利。因此,我国要始终坚持慎重的态度,避免西方国家所谓的“和平演变”。另外,我国经济发展也会受到意识形态的冲击,出现信仰危机与文化认同淡化的问题。因此,我国在对西方国家发展成果进行借鉴的时候,一定要稳定住慎重心态,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同时,科学合理地处理各类风险,抓住机遇,让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得以实现。

四、结语

经济全球化是当前经济环境中无法逆转的趋势,只有融入进去,才能对自身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对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深入分析,让我们对当今的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有了更全面的认知,进而采用有效对策去面对国际市场竞争,让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更加稳定。

参考文献

[1] 吕啸,邱辰禧.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及启示[J].中国外资,2018(11):80-82.

[2] 宋天倚.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哲学阐释逻辑[J].青年时代,2017(03):37.

[3] 张益.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对中国的启示[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02):71-74.

[4] 姚妙妍.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思想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7(05):46-48.

作者简介:程国花(1962- ),女,湖北浠水人,中共湖北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部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编辑整理:警戒线杂志社官方网站:www.qnyshzz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