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你的位置: 首页 » 论文鉴赏 » 中高职衔接护理专业《正常人体结构》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警戒线封面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编辑出版:《警戒线》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22-1415/D

国际刊号:ISSN 2095-9893

出版地:吉林省长春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投稿邮箱 :jjxbjb@126.com

《警戒线》
投稿邮箱:jjxbjb@126.com
论文鉴赏

中高职衔接护理专业《正常人体结构》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4 阅读数:550

孙忠亮 王梁 梁凯讴 陈昱林 黄健勇

摘 要:以中高职衔接的长学制作为基础,围绕中职与高职护理专业培养目标,结合临床实际护理岗位工作需求,注重于前期及后续课程的联系,将技术技能培养贯穿始终。将课程理念、课程建设、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这四个方面落实在课程体系构建中。探讨中高职衔接护理专业《正常人体结构》课程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护理专业;中高职衔接;正常人体结构

课程体系构建的前提是课程的衔接[1]。由此可见中高职衔接过程中学校的办学观念应以课程为核心展开。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却出现了课程在中高职衔接断裂的现象,出现了中高职的内容的重复叠加、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体系缺乏一体化,达不到真正培养合格人才的目的。因而课程的衔接体系的构建也就成为中高职通畅衔接的研究的重点。

《正常人体结构》是基础医学的前线,也是中高职护理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如何科学、合理的构建的正常人体结构课程体系成为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关键,同时该课程的有效衔接也为将来其他课程的衔接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文章以“2+3”护理专业为例,从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角度,探索中高职衔接过程中《正常人体结构》课程的构建。

一、课程衔接的依据

通过文献法调查中职和高职护理人才的培养目标(表1)。课程衔接过程中将技能培养要贯穿在始终。根据中高职护理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临床工作中的实际岗位工作要求,来制定中职解剖学基础和高职正常人体结构衔接的具体要求。课程衔接的整个过程中围绕学生的“能力本位”观,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来制定。

二、教学理念

依据中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内容应有浅入深,逐渐提高知识的难度和深度。为了避免正常人体结构中高职衔接过程中出现内容的重复,保证其连续性和整体性,课程 衔接过程中应将技能培养贯彻其中。中职主要培养一般技能性人才,高职主要培养高级技能人才。同时在中职和高职阶段要将相对应的人文素质和专业素质融入到正常人体结构的课程的衔接过程中。

三、课程建设

(一)优化教学内容

根据中高职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的定位,对中职的解剖学基础和高职的正常人体结构进行有教材内容的重新整合。明确中职的需要讲解的内容(包括重点、难点)和高职需要讲解的内容(重点、难点),重点、难点以不同阶段护理人才的培养目标有所不同侧重。教学内容适度的删减。内容方面中高职两者有区别又有联系巧妙的进行编排,从而实现中职和高职课程体系的有效衔接,达到以技能为核心的目的。

(二)调整课程体系

(1)《正常人体结构》课程体系构建。根据中高职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特点,确定岗位所需的教学内容,适当调整和整合教学内容。探索中职护理专业解剖学基础和高职护理专业正常人体结构课程体系的构建。理论课和实践课构成了一門课程。理论课程主要由5大模块成[2],即人体基本组织结构、体表应用护理解剖、内脏应用护理解剖、脉管应用护理解剖和功能调节应用护理解剖。每个大模块下都设几个小模块。同时注意各个板块之间的相互衔接层层递进,相互支撑。整个过程贯穿技能为主的思想。中职以理论为主,实践为辅,强调识记为主,高职护理应用案例引导理论,从案例中整合理论。有利于临床思维的形成。每个模块都有精心设计的细化任务。实践课程中专主要是认识。高职用案例去引导实践。解剖学基础和正常人体结构衔接过程中围绕学科“基础性”和“应用性”展开。

四、课程实施策略

(一)改革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法。此方法能形象直观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化难为简,学生容易接纳。例如将颅骨时,可以将人的头颅骨带到教室。头颅分为脑颅和面颅。学生首先借助于教师的PPT,认识头颅和面颅。教师在PPT中详细分解头颅和面颅。之后可以借助于手机3Dbody来分解颅骨。接着让已经分组好的各组排代表拿真正的标本来识别。其余各组组长打分。最后教师点评。各组再接再厉。直至搞清楚为止。实验考核中教师将要考的知识点和要点,提前分发给学生,各组学生在去实验室直接辨认标本。最后教师抽查考核。看学生的掌握情况。易错点教师实验课和理论课及时反馈。课后教师布置作业在问卷星上。学生及时巩固和反馈。

(2)发现式教学 脉管系统对于护理专业同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章。很多的护理操作例如静脉输液、CVP的测定、栓塞等都跟这一章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心,为了更好的教学,教师将在菜市场买的猪心、鸭心拿到课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观察,首先观察外形、大小、颜色、质地等,然后剖开观察内部的结构。让学生结合教材仔细观察,进行相关的讨论。掌握器官的基本组织结构。培养学生的做中学,学中做的能力。

(3)案例教学法:高职阶段,按照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着手和护士职业的特点,以及护理程序的组成,教师在上课之间按照课程的内容设计教学所需要的案例,将案例分发给学生,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查阅相关的资料。上课时教师精心布置和控制课堂。各组派代表阐述自己的答案和观点,并在组与组之间进行深化讨论。从而将正常人体结构理论的东西深化。强化学生思维。使学生的临床思维在案例讨论中得以升华。同时也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正常人体结构的学习不止是死记硬背或纯理论的东西,原来跟临床有这么多的联系。

除此之外,PBL教学法、雨课堂的应用、人卫慕课、微课、公开课、精品课程等信息化网络资源也极大的改善了正常人体结构的学习,从而使人才的学习呈现多元化的状态。

(二)编写创新教材

(1)思想创新。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为核心,以中高职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基本要求,同时在中职和高职阶段要将相对应的人文素质和专业素质融入到正常人体结构的课程的衔接过程。

(2)形式的创新。根据解剖学以系统为主要框架的前提下,人为的将课本内容分成5大模块成,即人体基本组织结构、体表应用护理解剖、内脏应用护理解剖、脉管应用护理解剖和功能调节应用护理解剖。衔接过程中围绕学科“基础性”和“应用性”展开。各个模块结合护理职业技能的特点,将护理学基础的角度研究解剖的结构,明确各个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以及相关的毗邻。同时注重临床护理中解剖位置的应用。从而使同学们的解剖学知识真正应用到护理之中。各个模块也要将护理专业所需的人文素质和职业素质相应的融合在其中,真正实现正常人体结构服务于护理专业的同学的目的。中职以理论为主,实践为辅,强调识记为主,高职护理应用案例引导理论,从案例中整合理论。

五、课程评价规范

中高职护理专业正常人体结构衔接的评价内容主要是以护士职业技能为核心展开。结合教学活动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形成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3]。包括质性量性评价、教师的自我评价、学生自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对老师的评价、知识评价与能力评价、教材的评价。评价的形式更要注重多样化从而能够多样化的进行分析,主要包括问卷星的问卷调查、课堂观察、教师跟同学之间的访谈。从而系统化的研究中高职护理专业正常人体结构衔接的有效与否。

参考文献

[1] 徐国庆,石伟平.中高职衔接的课程论研究[J].教育研究,2012(05):69-73.

[2] 王云飞,王慧颖,于淑霞.护理专业中高职衔接五年贯通培养模式中课程设置的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4(11):841-845.

[3] 顾晓琳.大学英语教学中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09):172-173.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 年度立项课题,项目编号:2017B079。

作者简介:孙忠亮(1983.08- ),男,汉族,山东潍坊人,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正常人体结构教学。


编辑整理:警戒线杂志社官方网站:www.qnyshzz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