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你的位置: 首页 » 论文鉴赏 » 政治心理学视角下的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研究

警戒线封面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编辑出版:《警戒线》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22-1415/D

国际刊号:ISSN 2095-9893

出版地:吉林省长春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投稿邮箱 :jjxbjb@126.com

《警戒线》
投稿邮箱:jjxbjb@126.com
论文鉴赏

政治心理学视角下的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8 阅读数:478

摘 要:笔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通过对学生基本民族信息、民族观、对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评价三方面的分析,从政治心理学的视角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政治心理学;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2018年12月至2019年1月,笔者向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丽江师专)三年制和五年制各专业各年级的在校生发放“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现状调查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79份。问卷调查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学生的基本信息,包括学生的民族、家庭民族结构、中小学接受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情况等;二是学生的民族观,即学生对国家民族理论和政策等的政治情感和认同情况;三是学生对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内容、形式、效果等的评价。通过此次调查,笔者对丽江师专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情况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并从政治心理学的视角为丽江师专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发展提出了一定的对策。

一、丽江师专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意义

(一)是切实贯彻落实习近平考察云南讲话精神的重要体现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深入云南考察期间对云南提出要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新要求。加强丽江师专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既是贯彻习近平讲话精神的要求,也是促进云南滇西北地区民族团结进步的需要。

(二)是促进滇西北地区稳定大局的保障之一

滇西北是云南省的涉藏地区,多民族聚居,民族关系复杂。民族团结的稳定大局是滇西北地区一切发展的前提。丽江师专是滇西北地区唯一的一所公办高校,学生中有33%是来自全国特别是云南省的少数民族。加强丽江师专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有助于促进滇西北地区民族团结进步和稳定发展。

二、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现状

(一)学生基本民族状况

(1)在379份有效问卷中,少数民族学生占了39%(为了更好地了解滇西北本地区学生的民族观,本次调查提高了五年制学生的问卷发放比例,导致少数民族学生占比超过学校实际的33%的少数民族学生占比)。这些少数民族分别是纳西族、彝族、藏族、白族、哈尼族、壮族、苗族、回族、傣族、普米族、傈僳族、佤族、瑶族、布朗族等14个少数民族。

(2)参与调查的学生中来自单一民族家庭的占比是69%,来自两个民族家庭的占比为30%,来自三个及以上民族家庭的占比为1%。

(3)参与调查的学生来自少数民族自治区的占比64%。

(4)参与调查的学生在中小学时上过专门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的占比为54%,没上过的占比为46%。

以上调查数据表明,丽江师专少数民族学生占比较高,少数民族种类多,符合云南地区的民族分布状况。其中来自少数民族自治区的学生占比64%,但是在中小学时上过专业系统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的学生只有54%,相对占比较少。

(二)学生的民族观状况

(1)在被问到“是否以自己的民族为荣”时,66%的学生选择“非常”,28%的学生选在“一般”,4%的学生选择“没感觉”,1%的学生选择“极不”。

(2)在被问到“是否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时,选择“很了解”的占比18%,选择“基本了解”的占比45%,选择“了解一点”的占比34%,选择“不了解”的占比3%。

(3)在被问到“是否有志于传承发展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时,选择“想,会尽自己的能力去传承发展”的学生占比52%,选择“想,但是不知道怎么传承发展”的学生占比45%,选择“不想,我做不到的”占比3%。

(4)在被问到“是否会因不能认可一个民族的某些文化习俗等而疏远这个民族的人”时,2%的学生选择“会,避而远之”,7%的学生选择“有必要时才打交道,一般不主动交往”,91%的学生选择“不影响与他们的正常交往,会尊重他们的习俗和文化并试着去理解”。

(5)在“如何看待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融现象”问题上,51%的学生选择了“很支持,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学习,能促进民族之间的团结进步”,43%的选择“支持,但要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也要建立必要的保障以免在交流交融中产生不必要的冲突”,6%的同学选择“顺其自然,不支持也不反对”,0人选择“不支持”。

(6)在回答“怎样看待用‘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来描述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时,43%的学生选择“十分赞同”,48%的学生选择“赞同”,6%的学生选择“不太赞同”。

(7)在回答是否“了解党和国家的民族理论和政策”的问题是,3%的学生选择“不了解”,42%的学生选择“了解一点”,52%的学生选择“基本政策知道但具体内容不清楚”,3%的学生选择“非常了解”。

(8)在回答“我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对象是哪些”时,选择“仅是少数民族”的占8%,选择“仅是汉族”的占3%,选择“都包括的”占89%。

(9)在回答“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时,58%的学生选择了“各民族之间平等,相互尊重”,2%的学生选择了“汉族应做好榜样”,4%的学生选择了“政府应不断创新相关政策”,6%的学生选择了“打击破坏民族团结进步的各种势力”,6%的学生选择“共同繁荣发展”,24%的学生选择了“以上因素都重要”。

通过对以上调查数据的分析来看,丽江师专大部分学生的民族观与党和国家的民族理論和政策是保持一致的,少部分学生在某些问题上认识不全面不准确。同时,也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对“党和国家的民族理论和政策”了解不多,理解有偏差,这与大学生的学习层次不相匹配,需要学校加强对相关理论政策的讲授和分析。

(三)学生对丽江师专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评价

(1)在回答“是否有必要在我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时,0人选择“没有必要”,9%的学生选择“可有可无”,62%的学生选择“有必要”,29%的学生选择了“非常有必要”。

(2)在回答“高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好处”(此题为多选题)时,81%的学生选择了“可以促进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认同”,60%的学生选择了“可以了解国家最新的民族理论和政策”,79%的学生选择了“可以促进和谐的校园民族关系”,67%的学生选择了“可以引导大学生做一个身体力行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先进分子”。

(3)在回答“参加我校开展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次数是多少”时,52%的学生选择了“不清楚”,17%的学生选择了“三次及以下”,31%的学生选择了“三次及以上”。

(4)在回答“学校开展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是否有效果”时,有11%的学生选择了“效果好”,57%的学生选择了“有一定效果”,6%的学生选择了“没有效果”,26%的学生选择了“说不清”。

(5)在回答“你认为哪种形式来了解党和国家民族理论和政策最有效果”时,16%的学生选择了“专题讲座”,30%的学生选择了“思想政治理论课”,41%的学生选择了“专门的民族理论政策课程”,10%的学生选择了“知识竞赛”,4%的学生选择了“网络文章视频等推送”。

(6)在回答“你希望学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形式”(此题为多选题)时,89%的学生选择了“组织开展民族传统节日活动”,81%的学生选择了“组织文艺晚会、民族体育运动会等文体活动”,73%的学生选择了“通过宣传栏、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网络文章的推送等宣教活动”,91%的学生选择了“如三下乡活动、参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等社会实践活动”,72%的学生选择了“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讲授、主题班会、理论讲座等的理论学习”。

通过以上调查数据可以看出,丽江师专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绝大部分学生对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持一种接纳认同的态度,对学校开展此项教育的意义有比较清晰的认知。同时,由于学校开展专项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不多、各学院开展此项教育的次数、年级等因素导致学生参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次数相差较多,学生无法区分活动是否属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学生对参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形式更希望是参与式的、互动式的。这些反馈对丽江师专下一步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提出了要求。

三、政治心理学视角下加强丽江师专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对策

(一)增强学生的理论认同,为政治认同打下坚实基础

大学生善于思考,学生只有认同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我国的民族政策,才会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产生良性的政治情感,才会在政治行动上与国家要求保持一致。

首先,需要不断提高任课教师的理论功底、教学水平及科学研究能力等,这是提高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质量的关键。学校要尽快组建一支理论功底深厚、教学科研能力强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教师队伍,通过加强任课教师的相关培训、激励机制、团队建设等措施切实提高这支教师队伍的素质。

其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强化“民族理论和政策”的教学内容和理论说服力。上述调查数据表明,能充分掌握国家民族理论和政策的学生只占到3%,由于丽江师专不是民族类院校,没有开设专门的民族理论和政策课程,其理论讲授要通过教学改革在,通过各种教学方式在其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融入和加强。

(二)通过建立校内外协同机制,增强学生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

首先,建立校内的协同机制,即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小课堂与学校大课堂之间的协同,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与学校宣传部、团委、学生处、教务处等部门之间协同的教学模式,实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模式。在小课堂内,教师引导学生对民族团结进步的理论认同,在学校大课堂的活动中,教师帮助学生实现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通过不断巩固来实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教学目标。

其次,建立校外的协同机制,即丽江师专与滇西北地区的校外资源如相关政府部门(政协、民族宗教事务局等)、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等之间的协同,利用政府资源、滇西北多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参与地区优秀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文化活动等促进丽江师专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校外协同机制可以为大学生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可以充分利用滇西北民族文化资源,加强实践课的教学。学生期待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能有更多的主动性和互动性,滇西北地区有深厚的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和合文化”,有不少如木府等多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基地,这些都为丽江师专开展丰富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加强实践课的教学能让学生在体验中不断增强政治情感和政治行为认同,能取得更好地教学效果。

最后,丽江师专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还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打造更优质的教师队伍,在增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政策的政治认同,巩固学生民族团结进步的政治情感和政治行为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努力为云南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J].北京大学学报,1989(04).

[2] 徐柏才.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实施路径[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3(01).

[3] 国家民委.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政策干部读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9.

[4] 戴畅.“五个认同”视域下西藏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探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02).

[5] 王妍.浅谈民族问题的复杂性及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性[J].百家论坛,2015(10).

[6] 黄国琴.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思考[J].鄂州大学学报,2014(06):19-20.

[7] 王宏坤,李险峰.云南省边疆地区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状况和对策研究[J].教育观察,2017(11).

[8] 赵云云.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现状及对策考量——以青海省为例[J].中国西部,2018(05).

[9] 董强,聂开吉,王宁宁.新时代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第十三届全国民族理论研究生学术研讨会暨第九届全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学研讨会综述[J].黑龙江民族叢刊(双月刊),2018(05).

基金项目:文章为校级科研项目,政治心理学视角下的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研究的成果,项目编号:zxxm-201808。

作者简介:平丹(1986.12- ),女,汉族,山东邹城人,思政部副主任,中共党员,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编辑整理:警戒线杂志社官方网站:www.qnyshzz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