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你的位置: 首页 » 论文鉴赏 » “四位一体”红色资源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理认同路径探析

警戒线封面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编辑出版:《警戒线》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22-1415/D

国际刊号:ISSN 2095-9893

出版地:吉林省长春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投稿邮箱 :jjxbjb@126.com

《警戒线》
投稿邮箱:jjxbjb@126.com
论文鉴赏

“四位一体”红色资源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理认同路径探析


发布时间:2021-03-15 阅读数:557

吴寒斌 高虹

摘 要:红色资源是我党在光辉的革命和建设历程中凝聚而成的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经历了历史和实践检验的“得民心者得天下”的现实写照,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教育功能。红色资源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导向目标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具有独特的环境熏陶价值、情感体验价值和文化育人价值,通过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等四个课堂中“四位一体”地融入红色资源,能有效增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认同。

关键词:四位一体;红色资源;核心价值观;心理认同

教育的价值属性决定了价值引领在教育系统中的核心地位,当前在高校大学生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事关高等教育“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两个根本问题。心理认同是价值观确立的关键环节,在新时代增进大学生對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认同,不仅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必要前提,也是在多变、多样、多元的价值观激烈碰撞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

一、红色资源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理认同的可行性分析

红色资源是指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具有正面导向价值的、能满足人们需要的可供开发和利用的物质和精神要素的总和。红色资源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导向目标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红色资源具有的独特的环境熏陶价值、情感体验价值和文化育人价值,能有效增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认同,因此,充分利用红色资源丰富、形式多样的优势,从红色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探讨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认同,认真概括总结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实路径,对于现阶段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价值。

首先,红色资源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一致性,二者相互辉映、相互印证。红色资源是我党在光辉的历程中凝聚而成的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经历了历史和实践检验的“得民心者得天下”的现实写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因此利用红色资源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理认同,由于二者在内容上具有天然的相容性和自洽性,在价值导向上二者是一体两面的关系,因而容易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其次,红色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为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理认同提供了良好的可及性。我省是红色资源大户,具有丰富的红色资源,而且在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具有巨大的潜力。如南昌城被誉为“英雄城”、“军旗升起的地方”、南昌“八一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人民军队的摇篮;红都瑞金是共和国的摇篮,1931年11月,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苏维埃”命名的国家政权——中华苏维埃政府在瑞金宣告成立,成为了全国苏维埃运动的大本营,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首次以国家执政党的形态正式登上中国政治舞台,开始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治国理政实践预演;井冈山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这些丰富多样、蕴含深刻的红色资源为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理认同提供了良好的资源可及性。

再次,红色资源蕴含的独特情感传导价值能够有效激发大学生情感认同,从而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认同。情感认同是心理认同的重要环节和基本途径,很多红色史实资源、红色旅游资源、红色故事资源等都蕴含着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深切的情感支持和血肉亲情,蕴含着独特的情感传导价值,如反映中央苏区“扩红运动”和支前工作的大型采茶歌舞剧《八子参军》,演绎的是苏区时期瑞金儿女扩红参军的故事,是根据当年发生在瑞金下肖区七堡乡农民杨荣显一家八兄弟争当红军并全部壮烈牺牲的真实故事改编。为了国家,为了革命的胜利,八兄弟齐出征,七子阵亡,痛打满崽,母子永诀,母送子、妻送郎等依依惜别的场景,轮番上演,再现了苏区人民投身革命中的母子情、兄弟情和夫妻情,感人肺腑、催人泪下。这些独具情感体验和传导价值的红色资源有利于激发青年大学生的情感认同,从而有利于促发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认同。

最后,红色资源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能够有效传播红色文化,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认同。文化育人、以文化人是推进价值观认同的高级形式,归根到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一种价值观,其本身又是一种优秀文化,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化认同是心理认同的重要保障,推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认同就是推进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认同。无论是革命战争时期还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抑或是推进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当代,红色文化均是作为先进文化的代表,其本身就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入挖掘和实践利用红色资源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对于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认同,无疑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四位一体”红色资源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理认同的路径分析

第一课堂:积极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推进红色资源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理认同

在高校,作为第一课堂的课堂教学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主渠道,一方面,要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引入利用红色资源,增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认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不仅要积极挖掘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本身蕴含的红色资源,而且要注重引进课程外不同形式的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增进情感认同,不断增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增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理上的针对性和感染力,发挥其主阵地作用,提升其应有的实效性。另一方面,要在通识课、专业课、人文素质类课程和其他非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注重引进利用红色资源,以推进“课程思政”为抓手,注重发挥非思政类专业课程隐形育人的优势,使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相互补充,协同育人,共同达到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理认同的教学效果。

第二课堂:积极利用课外活动这一重要形式,推进红色资源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理认同

在很大多高校,大学生大学生活最多的时间和空间并不是发生在课堂之内,而是发生在课堂之外。因此,第二课堂历来是高校立德树人、传导主流价值观、弘扬正能量的重要阵地。在课堂之外将红色资源有机融入第二课堂,显然是利用红色资源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理认同的有效形式。在实践中,可以依托学校各个学生社团,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红色主题团学活动,如红色诗文朗诵、校园红歌赛、辩论赛、“千禧宝宝讲思政课”等,积极利用第二课堂能够满足大学生个性特点和兴趣特长、贴近大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的优势,认真挖掘、精心设计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第二课堂的内容、载体、途径和形式,积极利用课外活动这一重要形式,推进红色资源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理认同。

第三课堂:积极利用社会实践这一重要环节,推进红色资源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理认同

社会实践是高校育人的重要环节,也是大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政治思想、道德要求、价值观念等应用于实践,并接受实践检验的重要环节,是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的重要途径,也是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现实操作中,可以将红色资源有机融入第三课堂,积极利用社会实践这一重要环节,充分发挥红色资源在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理认同上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比如在平时的专业课实践实习和寒暑假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等活动中,可以结合课程性质和育人要求,采用深入老区调研、参观革命场馆、走进红色地点、重走革命路线等多种形式,注重挖掘利用红色资源在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理认同上的作用,积极宣讲革命前辈革命理想高于天、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精神和当代模范人物爱国爱岗、敬业奉献、诚信友善等先进事迹和高尚人格,用红色榜样引导人,用红色故事感染人,用红色精神激励人,用红色情怀熏陶人,增进大学生的情感认同,从而提升大学生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第四课堂:积极利用校园红色文化这一重要载体,推进红色资源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理认同

文化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理认同的基础,作为第四课堂的校园文化有着潜移默化的育人优势,将红色资源有机融入校园文化,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认同。亨廷顿认为“文化认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最有意义的东西”。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概括地讲,可以分为物质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这些文化都有以文化人、润物细无声的独特优势和显著效果。因此可以将红色资源整合进这些校园文化形态,在学校的建筑、雕塑、景观设计等物质文化环境的布置和营造中,注重挖掘引进这些物质环境文化景观蕴含的红色资源属性,在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的设置和执行上也注重突出红色主题和价值引领,努力营造奋发有为、积极向上的大学精神、校风、校训等精神文化氛围,积极利用校园红色文化资源,从而增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理认同。

参考文献

[1] 高虹,吴寒斌.再论对红色资源的界定[J].警戒线(下),2013年第11期,339-340页.

[2] 傅有德.民族性与普世性之间:改革派犹太人的文化认同及其启示[J].宗教与哲学,2012年第1期,325-335页.

[3] 郭亚菲.天津红色资源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智库时代,2018(27):131+161.

[4] 谭吉华.红色资源与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培养的有效融合初探[J].红色文化资源研究,2018,4(01):98-105.

[5] 王大圩.弘扬井冈山精神与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8.

[6] 王金丽.大理大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育人研究[D].大理大学,2018.

[7] 龙飞.当代大学生红色基因传承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8.

[8] 张天伟.长征精神融入大学生价值观的培育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8.

[9] 陈丽萍.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教育的实现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8.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资助“指向心理认同的‘TPII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有效性提升机制研究”(19YJA710039);江西省高校人文项目“红色资源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理认同研究”(2015jzjg-39);江西省高校党建项目“网格化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模式的探索与實践研究”(JXGXDJKT.YB-201750)的阶段性成果。

*通讯作者:高虹。


编辑整理:警戒线杂志社官方网站:www.qnyshzz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