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你的位置: 首页 » 论文鉴赏 » [课程]小学英语“DPST”课堂教学模式的系统架构与实践

警戒线封面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编辑出版:《警戒线》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22-1415/D

国际刊号:ISSN 2095-9893

出版地:吉林省长春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投稿邮箱 :jjxbjb@126.com

《警戒线》
投稿邮箱:jjxbjb@126.com
论文鉴赏

[课程]小学英语“DPST”课堂教学模式的系统架构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1/12/13 阅读数:417

摘要:小学英语"DPST"课堂教学模式要求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建立系统化、多元化的思维方式,激活思维,使知识能够融会贯通;教师结合主要课型的具体模式,在各环节激发学生自主导学,深入开展课堂教学实践,在实践中反思与提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DPST课堂教学模式;系统思维;深度实践;小学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0)078-0055-05

DPST,即“Deep Practice of SystematicThinking"(系统思维下的深度实践),“系统思维”和“深度实践”是两个核心关键词。“系统思维”要求师生在小学英语课堂教与学中建立系统化、多元化的思維方式。师生教与学的过程不再是简单机械的传授、识记与操练的过程,而应该是思维不断多元激发、知识不断融会贯通的过程。“系统思维”强调教师综合运用整体、逻辑、发散、批判和逆向等思维方式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以教师的思维方式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小学英语课堂充满灵性与活力。“深度实践”要求教师在“系统思维”的基础上,结合主要课型具体的DPST架构,在课堂的各环节中激发学生自主导学,充分运用和优化认知、交际、调控、评价以及非语言等策略,深入开展课堂教学实践,在实践中反思与提升,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与学的效率。

DPST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思路归纳为“自主导学、系统思维、深度实践、文化理解”,需要师生在主动参与、多元思维的基础上,开展丰富多彩、真实深入的语言实践活动,进而得到中西文化的理解和情感价值的升华。

一、DPS丁主要课型教学模式建构

(一)语篇课堂教学要突出“语言场”

语篇教学是小学英语主要新授课型之一,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以下简称“教材”)Story time板块以及课外阅读等材料都是语篇教学的内容。语篇由词句构成,在一定场景下以对话或叙述的方式呈现。语篇教学不仅需要学生熟练掌握词句,更重要的是学生要学会对语篇材料整体感知理解,熟练掌握阅读的方法技巧。课堂上要突出“语言场”,师生在丰富的语言交际场景中自由操练,交际运用,启迪学生思维,促进学生逐层、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语篇课堂教学模式为:

多维导人——故事导人、话题导人、旧知导人、活动导人;

分层理解——整体感知、逐层深入、细节捕获、思维拓展;

语言输出——情境创设、文本操练、角色演练、交际巩固;

情感升华——联系生活、情感迁移、提炼拓展、品质提升。

(二)语法课堂教学要建立“思维场”

语法是学生理解掌握、灵活运用英语的关键核心,语法教学也是重要的英语课型之一。教材Grammar time板块将所在单元的语法知识提炼出来,逐单元、逐年级螺旋上升。教师应充分结合文本主题,将语法知识融入文本理解和句型操练中,建立师生“思维场”,通过列举、释义、提炼、归纳、应用,在语法教学各环节中产生师生思维碰撞,触发学生深入思考,使学生熟练掌握语法知识并能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同时,语法教学也应潜移默化渗透在所有课型的英语教学中。

语法课堂教学模式为:

紧扣文本——引入情境、文本交际、句型缩炼、初步理解;

启迪思维——方法引导、触发思考、多维发散、提炼整合;

一式多练——聚焦主干、突出重点、变式列举、追问讲解;

反馈应用——整合归纳、自主操练、题型创编、评价应用。

(三)活动课堂教学要创设“交际场”

英语学科作为语言学科离不开交际与活动。非母语的劣势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英语课堂建立语言交际场,创设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情景,使学生置身其中。教材Cartoon time板块以“Sam”和“Bobby”两个卡通人物的对话与活动贯穿小学英语教材始终。此板块每个场景都幽默诙谐,每个对话都有笑点可挖,每个结尾都留有创编余地。教师在教学此板块时应注意与语篇教学的区别,要以师生活动为主,创设交际情景,锤炼学生口语,拓展学生思维。

活动课堂教学模式为:

故事讲述——趣味引入、动画呈现、生动描述、跟读模仿;

全员合作——差异分组、任务分工、组间合作、组间评价;

情境演练——情境创设、角色适应、语言生动、体态到位;

创编拓展——笑点挖掘、续编补白、内涵提升、拓展巩固。

(四)复习课堂教学要凸显“训练场”

小学英语复习教学过程是学生系统梳理所学知识,巩固目标词汇,提炼语法重点,熟练交际运用的过程。无论是单元复习、阶段复习,还是期末复习,均指向学生知识的掌握、内化和再运用。教材Checkout time板块巧妙地将单元重点句型和语法以练习、调查等形式呈现;Project板块将前一阶段或一学期所学知识以主题活动、合作交流、动手操作、调查汇报等形式有机串联、融合。教师应充分运用这些资源和载体,精选典型题型,突出专题训练、重点训练、综合训练,创设良好的复习训练场,提高复习的实效。

复习课堂教学模式为:

重点梳理——整体思考、重点确立、多样呈现、归类理顺;

专题讲评——专题建立、难点解析、讲练结合、说演同步;

典型提炼——规律探索、典型列举、语法训练、加工内化;

归纳延伸——方法指引、自主归纳、举一反三、综合运用。

二、DPST课堂师生系统思维的多元激发

DPST课堂教学模式中的深度实践,建立在师生系统思维的基础上。整体、逻辑、发散、批判与逆向思维发生于小学英语教与学的全过程。教师应把握思维与实践的关系,在课堂创新改革中重塑思维,提炼内涵,启迪智慧。

(一)整体思维推进教学设计跨单元融合

教材编写是由易到难螺旋上升的,教师研究教材、设计教案不是孤立的就课文而设计。整体思维下的教学设计应考虑学生的学力基础,从单元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上整体把握,还需要跨单元、跨年级思考,找到新授内容与学生已有经验的前后联系,加以分析比较、求同存异。

教材五年级上册Unit1-3都是围绕句型“therebe”“have/has”编写的,教师应前后联系知识,关注三个单元不同的教学侧重点。第一单元侧重于“there be”结构的肯定句、就近原则及用法;第二单元关注‘`there be”结构的一般疑问、特殊疑问及灵活运用;第三单元则要举例比较“there be”与“have/has”的区别,使学生明确“there be”表示某時或某地“存在”某人或某物,较为客观;而“have/has”表示主语(一般指人)“拥有,某物,较为主观。

(二)逻辑思维促进语法知识归纳演绎

学生英语学习不仅要有出色的语言运用能力,还应有填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归纳和演绎是广泛应用的逻辑思维方法,在DPST语法教学板块,针对单元语法重点,运用归纳和演绎,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英语的能力。

以教材五年级下册LTnit2 Grammar time教学为例,运用DPST语法课堂教学模式“启迪思维”中的“提炼整合”,设计交际活动,借助图片展示、问卷调查、小组合作等形式让学生交流各自居住地点,再让学生观察比较,哪些地点前用介词x

(三)发散思维激发课堂教学创新灵动

小学英语课堂要创新生成、灵动多元,学生须具备一定的发散性思维。教师在不同课型教学中,要利用好文本图片,不断挖掘文本价值,联系生活创设关联情境、设计交际活动,拓展延伸教学目标,激活学生发散思维,使课堂迸发出创新生成的智慧火花。

头脑风暴(Brain Storm)是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方法之一。教材六年级下册“Project 1”阶段复习中,教师可设计“Brain Storm”,让学生整体复习前阶段知识。运用DPST复习课堂教学模式“归纳延伸”中的“自主归纳”,教师抛出话题:Talkaboutgood habits”“bad habits”,让学生综合所学知识,从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交通习惯等不同侧面谈论好、坏习惯,发散思维不断激发。学生自主归纳后,教师因势利导,再次抛出话题:Howcan you be a good student?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制作宣传海报,“头脑风暴”再次激发,学生动手动脑,思维跳跃,情感教育也随之升华。

(四)逆向思维打通已有经验固定边界

学生在整体、逻辑和发散思维的训练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思维定式。英语教与学是师生思维跳跃变化、动态调整的过程。师生只有打破固有经验,运用批判、逆向思维深入分析、理解英语知识,才能够跳出思维定式,打通经验边界,获得全面发展。

对于有行为动词的特殊疑问句、一般疑问句及否定句,都要借助于助动词“do”或“does”。一般情况下,有行为动词的问句,答句也应与之一致。学生经过反复训练后形成经验,思维定式悄然产生。而在教材五年级上册“What do they do?”教学中,此经验已无法解释,学生答题普遍易错。运用DPST语法课堂教学模式“启迪思维”中的“触发思考”,教师引导学生从语法结构和句子含义上分析,明确“What do they do?”是询问职业,回答为“They are…”。再列出易混淆的两组句子比较:“What do they do?”“Theyre…”;“What do theydo at weekend?”“They usually have a picnic/…”教师强调前者为询问职业,后者为询问周末活动,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三、DPST课堂教学策略运用的动态把控

DPST课堂要求教师综合运用认知、交际、调控、评价以及非语言等策略,重视针对不同课型有侧重地选择相应策略,动态调节把控,产生课堂最大效益。

(一)优化认知策略,发挥自主认知积极作用

1.教师认知

教师应增强对教材的解读能力,注重教学资源的精选加工。一是对教材资源的充分利用和价值挖掘。有的教师在公开教学中,为了突出课堂的新颖,抛弃课本,绞尽脑汁找素材,课堂看似华丽,却背离了目标。DPST课堂要求教师深入研究教材,利用“文本情境”开展课堂演练,提高课本图文的利用实效;挖掘“教材内涵”进行深度学习,提高对教材文本的理解能力。二是对现有资源的精选、整合与加工,创编出适合学生拓展学习的资源。如:校本教材、学习视频等,要从学情出发,整合创编出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略高于学生已有经验的教与学资源,拓宽研究视野,提高校本课程的研发能力。

2.学生认知

DPST课堂教学模式强调学生“自主导学”,课堂的任何环节都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应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重视学习品质培养。课前,教师可布置预习任务,引导学生自学课文;课中,教师主讲让位于学生主讲,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相互学习,选取代表当“小老师”讲课,从学生视角来讲解知识点、分析重难点、易错点,团队间相互评价、取长补短;课后,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归纳、总结所学知识。可利用“思维导图”让学生绘图整理,如教授“Chinese festivals,,一课后,教师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合作制作中国传统节日的思维导图,标注好节日名称和月份,列出重点句型“The…is in…or…”,再让学生对照思维导图进行口语操练。

(二)重视交际策略,创新合作交际方式方法

DPST英语课堂重视师生口语交际,在各课型教学模式中,均强调师生合作、注重情境创设和交际方式创新,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灵活运用英语。

教师可结合各年段学生特点,紧扣课文主题,联系生活建立交际场景。如教师以活动“半张纸条”、“半句话匹配”寻找“partner”(搭档)的形式,组建学生临时合作小组,抛出话题、提供交际主要句型、布置各组合作和口语交际任务,要求组内分工协作完成任务,小组上台展示成果;也可采用“世界咖啡馆”讨论方式,让小组成员和其他小组进行交流,提出质疑,给出建议,相互评价。这样的课堂充满活力,学生兴趣浓厚、学习主动,口语交流不被语法所羁绊,学生大胆、自由“说”,开心、夸张“演”,能够很好地达成交際的目的。

当然,DPST英语课堂要求教师注意一定的交际“回避”。比如话题回避,要选择适合学生交流、贴切学习目标的话题;语言形式回避,要根据学生现有的英语平均水平,顾及整班学生,给出恰当的交际内容和句型,避免使用长句、复句、难句,避免出现好学生一言堂、后进生没话说,避免出现话题交际过难导致学生使用中文的现象。

(三)运用调控策略,促使课堂教学张弛有度

DPST英语课堂确立了师生的双主体地位,师生角色发生变化。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调控者,应当动态把控课堂,适时调整节奏,重视各课型教学模式下教学各环节的时间、目标、活动、氛围调控。以自身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关注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听课专注度与活动参与度,提高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率和教与学的实效,使课堂教学张弛有度。

教师首先要理解掌握DPST主要课型模式的特点和要求,清楚每一环节在课堂中的作用与权重,把握课堂各环节的时间分配,及时调整教学节奏,避免出现头重脚轻或头轻脚重。课堂上,教师应始终紧扣目标弦,任何活动与操练都不能背离教学目标,应具备敏锐的洞察力,适时调节偏离教学目标的无效生成,使课堂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是热烈有序还是喧嚣杂乱,是专注思考还是冷清无趣,取决于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活动组织能力和氛围调节能力。教师应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每节课进行常态化实践,使课堂充满张力。

(四)聚焦评价策略,突出因材施评个性分层

小学英语课堂学习评价强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形成性评价和分层差异评价。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现状,量身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培养目标和评价指标。应综合学生个体评价与团体合作评价,鼓励学生和团体的点滴进步。评价要以激励为主,可星级评定,可组间竞赛,可积分奖励;评价要考虑学生的现有水平,找到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因材施评,一生一策;要不断丰富评价的方式,除了量化评价外,还可以尝试预支评价、延迟评价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改进学习方式,实现预定学习目标。学生口语交际过程中,教师要允许学生“犯错”,不要轻易打断学生发言,给他们自由表达的时间和空间。但包容错误不代表放纵错误,教师应在学生活动结束后或下课后适时点拨,引导归纳,使学生纠正错误,获得发展。

(五)关注非语言策略,催生文化气息生命活力

英语课堂不仅是语言课堂,还是文化课堂。“文化”应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课文的主题文化,小学英语每篇课文的选择都有一定的主题,比如有关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端午、中秋的主题,学生除了学习英语词句外,还应了解掌握传统节日的习俗;还有尊敬长辈、同伴互帮互助、遵守交通规则的主题,学生在学习这些课文时应受到情感的教育、品格的提升。二是中西方的文化差异、生活差异等,学生需要加以比较,相互理解与尊重。

在DPST英语课堂中运用非语言策略,能使课堂富有浓郁的文化气息,能够潜移默化地给课堂注人生命活力。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每一节课,消除生活中负面因素干扰,把积极情绪带给学生、感染学生。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联系身边事,拓展口语交际话题,引发学生思考讨论,进行思想情感教育,弘扬社会正能量。要全面掌握每个学生的个性和性格特点,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发挥学生天赋。在课堂讲授、活动和表演等环节,教师要充分运用手势、动作、表情、神态等非语言形式开展教学,逐步形成自己个性化的课堂教学风格。

责任编辑:丁伟红

收稿日期:2020-06-16

作者简介:魏志坚,镇江市丹徒实验学校(江苏镇江,212028)副校长,高级教师,镇江市学科带头人。


编辑整理:警戒线杂志社官方网站:www.qnyshzz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