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你的位置: 首页 » 论文鉴赏 » 浅谈中小学国防教育的六大误区

警戒线封面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编辑出版:《警戒线》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22-1415/D

国际刊号:ISSN 2095-9893

出版地:吉林省长春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投稿邮箱 :jjxbjb@126.com

《警戒线》
投稿邮箱:jjxbjb@126.com
论文鉴赏

浅谈中小学国防教育的六大误区


发布时间:2020-01-26 阅读数:445

摘 要:调研发现,即使是国防教育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的城市中小学,其国防教育在实际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仅将其作为学校特色、教育方式与学生身心发展阶段不相适应、将国防教育等同于军训、仅作为德育或思政教育的组成部分、因安全问题掣肘、忽视校园环境细节等误区。在全国积极创建“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校”“国防教育特色校”的大环境下,这些误区并非某一地区的特殊现象,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中小学校管理层重视。

关键词:中小学;国防教育;误区;管理

近年来,国防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辐射作用出现“下移”趋势。2017年颁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提高学生综合国防素质”,要求“探索开展中小学国防教育综合社会实践和示范校创建活动试点”。2018年,为落实《规划》部署,教育部综合认定“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学校”1314所。近期,笔者就学校国防教育开展情况赴某副省级市部分中小学进行调研,调研学校包含国防教育特色校和普通校。该市拥有“2017年国防教育特色校”26所、“2017年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校”3所,数量名列各市前茅,可见对其国防教育开展水平的肯定。但是在调研过程中仍然发现调研校的国防教育普遍存在一些误区,需要引起重视。

一、仅将国防教育作为学校特色

调研过程中,笔者就各所学校的国防教育开展情况与相关负责校领导进行访谈。非国防教育特色校的国防教育开展方式随意性较强,没有固定课程,没有固定形式。有的学校设有专门的国防教育教室,但据笔者观察,教室内展出内容并未做及时更新。在回应“咱们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如何开展的”一问时,部分学校的校领导答复是“国防教育不是我们学校的特色,所以没有特别开展什么教育活动”。

《国防教育法》第二章第十三条规定:“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第十四条规定:“小学和初级中学应当将国防教育的内容纳入有关课程,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中小学的国防教育应当进课堂、进活动,形成长线教育是国家法律规定的必选动作。但目前的现状是,国防教育成为与戏曲、武术、科学等并列可以成为中小学校任选的“特色”之一。以国防教育为特色甚至成为了文化课成绩在本区域内并不突出的学校寻求突破的一种选择。这些对国防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的现象,会导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国防意识根基不稳,进入高等教育阶段对于学生军训和军事理论课教学的重要意义也就难免认识不到位了。

二、国防教育方式与学生身心发展阶段不相适应

笔者调研了几所以国防教育为特色开展的学校,校领导十分重视学生的国防教育,认为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和载体,这一点十分可喜。但这些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的特色做法比较单一,在教学楼走廊设有国防知识展板较为常见。有些属于学校特有做法,例如有的学校编写了国防教育校本教材,有的学校组织学生在劳作课上手工制作南海争议岛屿模型等等。这些做法都应当鼓励。但是笔者同时发现,走廊设置的国防知识展板质量尚有较大提升空间,一是信息未做及时更新,二是文字过多过密,三是内容对于教育对象来说较难理解。笔者调研中随意提问了几位学生对于展板内容的理解,答案不尽如人意。

信息化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实实在在地改变了一代人的生活阅读方式,时下的教育内容要吸引中小学学生的注意力,就要与屏幕内容抢时间、抢关注,在读图时代,如果教育宣传手段不随之更新,效果会大打折扣。这些以国防教育为特色开展的学校,其自行开发的校本教材是否应加入更多的漫画,其走廊展板是否应图多文少,文字部分内容是否应当适应学生年龄阶段的理解能力等等,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虚拟现实科技等手段进行辅助,都是学校在设计相关内容时可以多加考虑的问题。

三、将国防教育等同于军训

调研学校所包含的初中和高中,几乎都对学生进行了军事训练。大课间时学生们能够按照队列队形进入和离开操场,部分学校的大课间展示有军体拳项目,还有部分高校设有国旗班开展常规训练,这些无疑都是学生军训工作所取得的显著成果。但是,如果把学校国防教育简单地等同于学生军训,这是对国防教育认识的片面化,会影响国防教育的最终效果。国防教育包含国防意识教育和国防技能教育,二者缺一不可。中学阶段的军训内容为内务条令、队列、军体拳等,这些训练内容确实可以提升学生的纪律意识、团队意识,增强学生体质,但是军训本身的教育效果尚有可提升的空间。如果学生在军训之前未接受过国防意识教育,理解整理内务、队列条令等与他们的生活和未来的工作之间的意义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件较难的事情。这导致的结果就是,即使在军训期间大家听从教官指令完成任务,一旦军训结束,学习生活恢复原样,无论是在精神上、身体上还是生活方式上,大家恐怕都较难有实质变化。学生军训从一种教育形式沦为一项以完成为结束的工作,这本身也悖离了开展学生军训的初衷。因此,军训应当仅作为学校国防教育的形式之一,与国防知识讲座、军营参观等塑造学生国防意识的相关教育形式相结合,打好“组合拳”,全面提升学生的国防教育效果。

四、将国防教育仅作为德育和思政教育的组成部分

调研过程中笔者还同时发现,部分校领导在回答学校国防教育开展情况这一问题时,将国防教育划入德育和党性教育的一部分,这是对国防教育的另一種误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第七章“国防教育”第四十条列明“国家通过开展国防教育,使公民增强国防观念、掌握国防知识、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履行国防义务。”第四十一条:“国防教育贯彻全民参与、长期坚持、讲求实效的方针,实行经常教育与集中教育相结合、普及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行为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第五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有接受国防教育的权利和义务。”通过这些法律条文的规定我们不难明晰一点:每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有保卫国防的义务和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这就从法律上确定了,国防教育与德育与党性教育的对象不是完全相同的一类人群,国防义务承担着和国防教育的接受者覆盖面更广。

五、安全问题掣肘国防教育开展

调研访谈过程中,不少校方负责人透露,学校对学生的国防教育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认识,但是在具体教育实践活动中面临一个重要的掣肘因素,就是学生安全問题。近几年征兵工作结果都显示,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低,严重影响兵源质量。学生体质健康问题并不是到高等教育阶段才突然形成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升国旗仪式有学生晕倒、军训请病假不参加操练、即使是体育课项目都有学生动辄骨折更莫谈军训项目中的战略战术。“谁家的孩子不是家里的宝啊,一在学校出点什么事,不管是不是上课时间,家长都要来闹,连孩子上厕所跑快两步在楼梯上自己摔了一跤也要去教育局告我们。”校方表示,安全问题确实让学校“害怕”,所以军训也好,各类其他国防教育实践活动也好,学生安全问题成为校方崩得最紧的一根弦,不求成效卓著,但求无人受伤。

学生体质弱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包括营养不均衡、睡眠不足等等,但是根本原因还是锻炼不足。如果因为体质弱易受伤,出于安全考虑允许学生不参加、少参加锻炼活动,结果只会是体质更差,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若要想打破这个循环,需要教育管理部门、教育实施部门以及社会力量形成合力。教育管理部门要从政策层面做出指导保护学校的育人权力不受过分干扰,学校也要勇敢地承担起素质育人的光荣使命和相应责任积极引导家长、注重安全防范,同时引入社会保险等机制解决家长的医疗经济顾虑,共同努力解决安全问题对学校国防教育实效的消极影响。

六、忽视校园环境细节

调研过程中笔者随意走访了几个年级的教室,观察到了一些细节问题。例如,有些教室会在黑板上方正中央的位置粘贴一面红旗,这本是国防教育很好的方式,让学生时刻牢记自己的国民身份和国民义务。但是所见的国旗,有不少面的五颗五角星明显不是按照标准国旗的比例位置印制,是残次品。如果连国旗的制作都不能保证质量,而学校在选择产品时也不够认真,国旗就失去了它原有的威严。无独有偶,笔者曾在一次培训过程中见过一位学校国旗班教官所穿T恤,臂章的五星红旗竟只有四颗星。这样“马虎”对待国旗的行为育人单位应当极力避免,一旦给学生造成“无所谓”的印象,后果严重。又如,许多学校都会在走廊设置公共书架,为学生提供借阅书籍,笔者仔细观察发现,这些供借阅书籍门类众多,但国防类书籍并不多见。再如,部分学校的教学楼下设有单双杠、云梯等军队常见锻炼器材,但地上的草一尺厚,可见这些器具在学生的日常学习和锻炼中并不常用,沦为摆设。高三毕业班的教室门口,展出考入知名高校的学生表彰板,以激励学弟学妹。笔者观察到表彰板上配有的学生照片中,男生照片大半都经过美颜,有些甚至摆出比心、扶额等造型,与男生应有的阳刚形象相去甚远。这一现象的发生既有娱乐圈明星形象的不良影响,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校国防教育的缺位。

国防教育与语文、数学等普通学科教育不同,难以通过分数判定学生的学生效果,所以如果仅仅依靠机场国防专题讲座、升旗仪式和为期一周到两周不等的学生军训就判定针对学生开展的国防教育已经保质保量完成,结果可能并不尽如人意。我们评价国防教育是否真的到位,要以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否因为正确引导而发生积极变化、是否掌握捍卫国防的相关技能作为衡量标尺。好的国防教育,要“有形”和“无形”并举,既要做好指定动作,更要重视学校整体环境,重视好方方面面的细节,让整个校园都成为育人的园地,让国防教育脱离三尺讲台的局限。

在高考这根“指挥棒”的统一作用下,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看升学率,学校的一切课程设置都是围绕提高学生升学率展开,因此不影响升学率的国防教育是否开展、怎样开展,沦为可以“暂且放放”的位置,这从逻辑上能得到合理解释。又或者认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国防教育,通过历史教育加德育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就能很好地完成。但是,从历史教训来看,国防教育其重要意义是如何强调也不为过的,尽管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但新的安全威胁不断涌现,国防教育要常抓不懈才能应对随时可能爆发的高低烈度战争。从国际横向比较看,我国的国防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地位较弱。与我国的《国防教育法》很不相同,美国版1958年颁布的《国防教育法》开篇即明确提出——教育要满足国家国防需要。这部美国教育大法对美国近半个世纪以来教育事业的推动意义巨大,但无论其教育如何发达,满足国防需要都是其国民教育第一位目标。反观我们的教育体制,对于教育与国防的关系是否有准确清晰的定位?

军民融合,教育当有其作为,国防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也当从中小学做起。要以提高青少年综合国防素质为基本要求,着力强化育人功能,着力创新方式方法,着力加强条件保障,健全校内校外密切结合的学校国防教育网络,促进学校国防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大幅提高国防教育的国防贡献率、校园吸引力和育人实效性,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中小学国防教育开展要在加强认识的基础上走出误区,开展情况的评价要以结果为导向。国家教育管理部门亟需出台全学段国防教育大纲并配套评价标准,从制度层面保障全国范围内各学段国防教育在规范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开齐开好。

基金项目:文章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2018年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中小学国防教育与体育课程融合方式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YG22018028。

作者简介:盛夏(1986- ),女,湖北孝感人,助理研究员(中级),硕士,研究方向:国防教育。


编辑整理:警戒线杂志社官方网站:www.qnyshzz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