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你的位置: 首页 » 论文鉴赏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

警戒线封面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编辑出版:《警戒线》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22-1415/D

国际刊号:ISSN 2095-9893

出版地:吉林省长春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投稿邮箱 :jjxbjb@126.com

《警戒线》
投稿邮箱:jjxbjb@126.com
论文鉴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


发布时间:2020-02-05 阅读数:390

摘 要: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从独立、发展再到强大。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意识形态学说的基础上,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不断发展和传播。但是,当今世界正处在不断发展变化当中,我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为此,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住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管理权和话语权,为有效进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一)什么是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是近代西方哲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说法,具有复杂的结构和丰富的内容,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概念。“意识形态”最早是由法国哲学家、政治学家特拉西提出来的,他认为:思想的产生来自物质的刺激,因此理念的形成是一种物理过程,而意识形态是对理念形成过程的研究,因而也可以称之为“理念的科学”。特拉西试图将他从“理念的科学”所得的应用于整个社会,进而改善人类的生活。意识形态自产生之日起,已经逐步从一个哲学上的理论概念演变成为一个关乎主权国家政治安全、社会稳定的重要现实问题。

(二)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反驳了特拉西的观点:意识形态不是什么“理念的科学”,只不过是特定的一群人用来自我辩护的一种虚构。意识形态中的概念完全是主观的,都是用来为社会中的统治阶级辩护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表现为思想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因而,这就是那些使某一阶级成为统治阶级的各种关系的表现,不过是表现为思想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因而,这就是那些使某一个阶级成为统治阶级的各种关系的表现,因而也就是这个阶级的统治的思想。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对经济基础起能动作用,意识形态也属于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意识形态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思想概念,代表了一定阶级和社会集团的利益,反过来又指导这些阶级和集团的活动。可见,意识形态自始便与政治密切相关,而且在当今世界政治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维系国家和民族的灵魂。

(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中国的发展

毛泽东说过:“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一直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时至今日,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都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和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胡锦涛“科学发展观”的科学理论体系,都是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的理论成果。正是由于有這些理论成果的正确指导,才保证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顺利开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内外意识形态纷繁复杂的发展形势,习近平根据时代的变化,并立足实际,曾多次强调新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性。习近平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要加强理论武装,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

二、为什么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一)苏联解体及东欧剧变的教训

马克思曾经说过:“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态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1991年的苏联解体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情,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人们往往忽视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苏联动摇这一关键因素。斯大林逝世后,苏联共产党在思想文化、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面临着各种问题,急需在社会主义制度内部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以达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发展和巩固。但是,从赫鲁晓夫开始及其以后几位苏共领导人却逐步背叛马克思列宁主义。尤其是戈尔巴乔夫时期,进行所谓公开性、民主化的改革,结果导致整个社会的思想意识混乱,给西方敌对势力提供了可乘之机。其实,如果苏联领导人在进行社会主义制度政治经济政策调整时能够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路线不动摇,苏联的解体完全是可以避免的。毛泽东在总结取得革命胜利的经验和反革命复辟得逞的教训时,曾经指出:“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苏联的解体时刻提醒着我们,一定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这是关乎我们党、国家和人民的大事情。

(二)西方敌对势力从未放弃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

意识形态领域是西方对我国进行和平演变的主要阵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了。从那时起,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就把颠覆社会主义政权、推翻共产党的领导作为既定战略目标。这是因为共产党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完全不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尊重私有财产、个人创造力、自由市场制度等等,而共产主义的主张和行为则与之完全相反。因此,资本主义国家把社会主义视为洪水猛兽。当他们采取武装干涉、武力入侵、经济封锁等手段都没有成功后,便把突破口转向了意识形态领域的演变。首先,运用新闻广播、电影电视、报刊书籍、文学艺术等宣传舆论工具,把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人权和价值观渗透到社会主义国家去,瓦解人心、争取人心,为和平演变开辟道路。第二、接收、资助和吸引社会主义国家留学生,与社会主义国家争夺优秀青年人才,他们还向社会主义国家派出大批工作人员及宗教人士,传播西方的政治民主思想,一步步腐蚀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最后,就是组织数以万计的人员撰写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书籍和文章,有些政治要人甚至亲自披挂上阵。不断动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地位,一步步瓦解社会主义国家的根基。

(三)国内还存在多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世界政治经济秩序已经发生改变。我国的意识形态领域也出现了多样化,出现了许多非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如:民主社会主义理论、意识形态趋同化理论、新自由主义理论、意识形态终结论、中国威胁论、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论等等。这些理论和思潮打着各种幌子、利用各种机会来抹黑和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故意曲解马克思主义的概念,不遗余力地攻击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否定历史的必然性和合理性。这些非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扰乱了中国的思想理论界,愚弄和欺骗了很多青年学生和群众,甚至是一部分政府官员也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信仰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动摇。可以说,这些错误思潮对马克思主义的攻击,在一定程度上是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的,扰乱了我国社会思想领域的正常秩序,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不断创新、完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

三、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动摇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来武装自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真正独立、进行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习近平同志强调: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当然,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面对国内外不断进行的意识形态演变,我们必须坚持党对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领导地位不动摇。

(二)不断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立至今。已经 160 多年的历史了。但他它仍然能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一个很重要原因就在于它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不是僵化不变的,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向前发展,也应该随着时代得进步而不断丰富。因此,我们应该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发展的客观实际相结合,而不是机械的死记硬背或照抄照搬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条条框框,要在不断发展变化中发现新问题,而又在不断地解决问题中,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论创新。

(三)坚持在高校对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論教育

大学生是祖国发展的未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阶段也是人生价值观快速发展和趋于成熟的重要时期。高校同时也是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思想意识形态进行和平演变的重要阵地。加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关键在于我们党的正确领导,要“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要求,造就一批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学贯中西的思想家和理论家,造就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学科带头人,造就一批年富力强、政治和业务素质良好、锐意进取的青年理论骨干。”因此,我们一定要占领高校这块重要阵地,坚持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

(四)重视新闻媒体网络等宣传工具的作用

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在这样的一个时代里,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离不开大众传媒,尤其是网络极度发达的今天,“传统的以新闻为中心的传播理念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传播的教育色彩被淡化,传播的娱乐价值上升,党和政府对意识形态的控制有所削弱。”正确的舆论引导有利于群众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尤其是在新闻媒体网络充分发展的今天,一定要正确运用电视、报纸、报刊、图书、杂志、网络等各种传播媒介,充分发挥舆论媒体的积极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1] 赵兴伟.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4.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60:52.

[3] 习近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讲话:第七(一)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R].

[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70.

[5]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M].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82.

[6] 王庆五,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研究[M].2012:146.

[7]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03-21.

[8] 孟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影响力面临的三大挑战与应对[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06).

基金项目:文章为黑龙江省新型智库研究项目“新时代推进法治龙江建设的对策建议”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8ZK028;文章为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习近平依宪治国思想实践路径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8KSB047。

作者简介:杨维伟(1981.04- ),女,黑龙江绥化人,东北石油大学,助教,在读博士,研究方向:国际政治。


编辑整理:警戒线杂志社官方网站:www.qnyshzz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