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你的位置: 首页 » 论文鉴赏 » 新时代多维打造大学生思想建设新格局

警戒线封面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编辑出版:《警戒线》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22-1415/D

国际刊号:ISSN 2095-9893

出版地:吉林省长春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投稿邮箱 :jjxbjb@126.com

《警戒线》
投稿邮箱:jjxbjb@126.com
论文鉴赏

新时代多维打造大学生思想建设新格局


发布时间:2020-08-21 阅读数:799

张媛媛 刘丹丹 李兵

摘 要:大学生是青年群体当中的先进分子,他们知识丰富,素质高,是建设党的事业的有力后备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随着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大学生将更多的时间用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上,这就对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建设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应将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由传统的强化外在教育引导向激发大学生自我内在驱动方向转化,从追求施教有效果不断上升为受教有体验、有认同,真正达到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入脑入心入行动。文章作者长期以来一直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不断优化顶层设计,从受教育的大学生群体特征出发,通过实践工作探索、创新工作有效载体,构建出新时代大学生多维思想建设新格局。

关键词:新时代;多维;思想建设

一、新时代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特征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90后乃至00后大学生,普遍存在“不爱读书、不看报,电子阅读”、“个体至上”、“感性”、“及时变现”等移动互联特点。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国内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也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状态。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有其鲜明的特征,同时意识形态领域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自身辨别能力、控制力薄弱

青年大学生朝气蓬勃,思维活跃,对待问题有主见,有自我判断,但由于对时政的关心少,存在着政治理论问题认识模糊、对党的理论知识认识不深、价值观念的功利性倾向,缺乏理想信念、心理素质脆弱、综合认知能力不足,自身辨别能力差。在新媒体时代,面对网络的强大吸引力,自我约束、控制力薄弱,每天使用智能手机或移动终端在线时间可达16小时以上。

(二)易受不良网络信息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及信息化技术的急速发展使得信息传播大众化进而消弱了主流意识的影响力。大学生群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主流意识形态都深深打上了网络的烙印,自媒体时代的监管失控的大量不良信息广泛的影响大学生群体。使大学生对社会事物的判断和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

(三)外来错误思想的渗透影响

国际形势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引发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等意识形态领域交流交融,很多西方的错误思想和非主流文化不断向大学生群体渗透。大学生容易受外来错误思想影响,把非主流文化当成是青年人有个性、更自我的一种体现。

(四)多元化思潮的复杂影响

社会思潮多元化、改革全面化引发社会思想范围内深刻變革,政治文化、思想观念等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多元多变的复杂态势,对大学生全体的冲击影响较大。

二、新时代大学生的基本要求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即要具备深厚的知识储备,更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取向,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一)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大学生是青年群众中的优秀分子,是继承和发扬党的事业的有力后备军。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青年,要始终把党的理想信念作为安身立命之本,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能守住思想防线,抵御外来思潮的不良影响,能够明白是非,坚定立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二)有担当,强化大学生责任意识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大学生不仅要在思想认识上成为青年群众的先锋,更要在日常学习、科研、生活、工作中率先垂范,认真履行大学生的责任和义务,有担当,能作为,乐于奉献,积极主动投身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设,成为青年群体学习的榜样,共同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三)增强政治敏锐度,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

大学生群体是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中坚力量,要能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真正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立足当代中国现实,明辨是非,清醒的认识国际形势,具有敏锐的政治洞察力,能够爱国、爱党,爱人民,能够认真贯彻党的思想、政策和主张,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始终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四)勤奋努力,提高个人文化修养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大学生要学好专业知识、提高科研能力,提升自身的气质与修养。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断积累新知识,增加新本领,发现新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实现自身的知识、能力与素质均衡发展,争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三、多维构建大学生思想教育平台

在大学生思想教育过程中,充分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创新教育模式,在实践中依托新媒体平台探索出更加有效的教育实践方法。

(一)创新大学生思想教育领域“三全-全员、全程、全方位”教育模式

学校通过自主研发 “大学印象”APP, 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平台上得以充分体现。通过建立高效、互动的学生工作生态系统,使学生信息直达有关部门,学生诉求得到快速回应,从而稳定学生心理,积极排除不稳定因素;以问题为导向,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温度”,通过平台开展的辅导员寄语、文章舆论引导等,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载体更加灵活,教育内容更具温度;以线上交流为抓手促进学工党团队伍建设,辅导员通过自己的工作端与其他学生工作人员就学生关注的话题、疑难问题、思想困惑等进行线上交流,以润物无声的方式主动占领大学生的意识形态领域,更好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二)运用“三因理念-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领域文化及载体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文化和载体建设教育实践活动中充分利用三因理念指导实践工作,积极探索出使用游戏化思维指导学生工作的新模式。在开展各种特色校园文化活动的同时,还创新性的开展学生头脑风暴培训,在互联网平台开设“党徽熠熠”、“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工大故事”、“心灵驿站”、“工大资助”、“学生自管会”等多个工作、学习频道。无论是政策解析、心理问题咨询还是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都能一一在平台上得到解决。这种学生更加喜闻乐见的形式,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夯实了学生的思想阵地基础;一方面使学生想解决的问题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相补充的形式得到更好的解决,使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强化分类引导,增强大学生思想教育靶向性

通过大学印象APP的频道建设和平台上各项文体活动的开展,详实的数据分析,将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有更明确的了解。按照不同特点,对学生进行分类引导,价值观引领。以“阳光雨露计划“、“种子计划”、“基因计划”为抓手,因人施教,开展思想教育。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靶向性明确,以学生主动接受的形式,即有利于思想工作的深入开展,更保证了思想教育效果。依托线上平台教育模式,成为了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开展工作的有效手段。

(四)优化顶层设计,完善大学生思想教育制度及管理建设

在大学生思想教育过程中,作为管理者要优化顶层设计,以理论为指导,以活动为载体,以制度为保障,以管理为手段,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重视大学生思想教育效果。通过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等,对大学生进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党的事业培养忠诚可靠、高素质、高水平的接班人才。无规矩不成方圆,加强学习教育的同时,相继出台管理制度,以制度形式对学生的思想、行为等加以约束,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保障思想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R].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

[2] 王文喆.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党员意识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长江丛刊,2018(03):229-230.

[3] 张雪生.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林区教学,2018(250):14-16.

基金项目:本研究为2018年度辽宁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新时代创新‘互联网+党建模式多维打造大学生思想建设新格局”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8GXDJ-ZD020,负责人:李长吾,参与人:刘丹丹,兰海龙,张雨,张媛媛,王鹏,李兵。

作者简介:张媛媛(1979- ),女,汉族,辽宁凌海人,大连工业大学学生工作部(处)副处长,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编辑整理:警戒线杂志社官方网站:www.qnyshzz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