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你的位置: 首页 » 论文鉴赏 » 以“中国梦”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探究

警戒线封面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编辑出版:《警戒线》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22-1415/D

国际刊号:ISSN 2095-9893

出版地:吉林省长春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投稿邮箱 :jjxbjb@126.com

《警戒线》
投稿邮箱:jjxbjb@126.com
论文鉴赏

以“中国梦”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探究


发布时间:2020-10-21 阅读数:462

摘 要:“中国梦”近年来成为我国社会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理念,是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的思想旗帜。在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中,以“中国梦”思想的精华引领大学生,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于培养大学生的理想、实现人生价值十分必要。文章从“中国梦”的内涵着手,分析“中国梦”对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引领作用,同时提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给出以“中国梦”加强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建议。

关键词:中国梦;大学生;理想信念

一、“中国梦”的内涵

“中国梦”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际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是有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实理论基础,同时也是我国跻身于世界先列的强国、促进社会共同进步和繁荣发展的明确指引。本质上来看,“中国梦”指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这一梦想的实现主体是中华民族全体人民,是全球各国人民。

在当今社会西方思潮不断涌入和渗透,网络低俗信息逐渐扩散的时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得到了巨大的冲击,我们必须在“中国梦”的引领下积极探索有效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法,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的信念,帮助高校完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体系。

二、“中国梦”对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引领作用

与其他思想不同的是,“中国梦”在大学生信念教育工作中具有符合大学生成长规律的特性,即鲜明的科学性、明确的目的性和契合的时代性。“中国夢”的内涵是科学的、严谨的,这符合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开展必须遵循科学的规律,实现主导性和主体性的统一;“中国梦”的内涵和目的非常明确,即对大学生进行的是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信仰的教育,教导人们确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树立辩证的唯物主义世界观,自觉地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契合时代的特性是指“中国梦”能更好地指导我们培养当下社会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所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具体来说:

(一)“中国梦”为大学生信念教育提供载体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需要可靠的、坚实的载体做支撑,如果没有鲜活的载体,理想信念教育将成为空洞的行为。信念是支撑一个人坚持不懈、奋勇向前的内心动力,大学生如果缺少信念,将不能持之以恒地长久发展下去。“中国梦”的提出,为我国大学生理想信念提供平台,能够让大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将平时看不见、摸不着的信念教育转化为实实在在、切实可行、长久有效的行为,保障了理想信念教育活动的成效。

(二)“中国梦”为大学生信念教育提供力量

大学生群体在进行理想信念的学习时,如果能深刻理解“中国梦”的时代背景和意义,将有助于明确自己的定位,激发建设社会主义的激情,感受“中国梦”带给自己的奋斗的力量。同时坚信,只要坚持不懈地朝着目标前行,必将实现梦想。

(三)“中国梦”与大学生信念教育相辅相成

“中国梦”不仅为全国各族人民的生活和社会发展提出了新思想和指导要求,树立了共同的奋斗目标,同时还明确指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让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在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成长之中,二者不可分割。

三、“中国梦”视野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信念模糊,信仰迷茫

随着全球化快速发展,大学生通过网络等多媒体接受到西方思潮的入侵越来越严重,不少大学生存在过西方节日等崇洋媚外的情况,对于自己国家的理想信念教育感到迷惑不安,甚至出现抵触的心理。在当今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交错复杂的时代,不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扎实的思想基础,非常容易造成信念的动摇和思想的偏差。

(二)大学生缺乏思考,能力较弱

当代大学生主动学习我国先进文化、先进思想的能力非常欠缺,大家对于高校思政课普遍存在抵触、厌烦的心理,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精髓看成是枯燥的、无味的书本知识,因为自身的“一知半解”而否定了时代的精华。学生对于老师所讲的知识只停留在表面词句的理解,不去思考和实践,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久而久之便脱节严重,学生对于社会现象会出现保持冷漠的现象,社会公德心欠缺。

(三)高校体制不健全,效果较差

思想政治教育课是大学生接受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渠道和方式,但多年来的思政课对于大学生的教育效果并不明显,学生普遍反映思政课的课程设置不科学,课程内容空泛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涨。我国高校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面还没有完善的体制,在教育环节的安排上也不够科学合理,总的来说是教育资源的不足和我国社会发展存在的矛盾。传统的教育体制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需求。

四、以“中国梦”为引领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建议

(一)完善信念教育内容

对大学生进行信念教育,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教育内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教育,引导大学生在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深刻内涵的前提下,学习我们中华民族的奋斗史,鼓励大学生勇于传承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国家的荣辱存亡看作是与自己的发展息息相关的事情,将国家的利息看作自身的利益,培养家国思想。同时,加入中国历史仁人志士、民族烈士的事迹内容,以真实的例子为学生讲述中国一路走来发展至今的艰辛与不易,让大学生在故事中体验、感悟、坚定这一精神,从而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二)创新信念教育模式

思政课的教育模式不能只停留在课堂上,局限于教师的讲述,而要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加入实践环节,创新教育方式。教师在课堂上除了进行基本的理论讲述外,可以让学生互换角色,分小组进行课本的讲解,谈谈自己对思想政治的理解,加深学生对“中国梦”的思考。此外,利用好网络媒体的平台,开辟信念教育专栏,推广有关理想信念的教育,丰富载体平台,创新教育内容,以生动形象、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教学,进一步强化“中国梦”的理论渗透,促进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三)营造信念教育环境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于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养成良好的习惯有非常积极和正面的作用,因此,在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上要加大力度,利用各种渠道如校园广播、宣传板报、校园微视频等宣传“中国梦”,使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时时刻刻深入人心。同时,以“中国梦”学习为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对学生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为树立良好学风、班风和教风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在教学环境上,要尽力完善教育资源,建立健全教育体制,从根本上寻找和研究适合当代大学生的信念教育内容和方式,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知识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在社会环境上,要努力营造一个积极向上、正确导向的舆论评价环境,将社会上的一些正能量、好事件、好风气进行宣传和发扬,让主流思想引导学生和社会进步发展。

总之, 以“中国梦”思想的精华引领大学生,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于培养大学生的理想、实现人生价值十分必要。“中国梦”不仅需要依靠大学生实现,更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努力来实现。作为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群体,大学生有责任更有义务去朝着“中国梦”的目标奋斗。

参考文献

[1] 邬巧飞.用中国梦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02):23-24..

[2] 郑荣.论“中国梦”与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M].山西财经大学,2014.

[3] 胡晓敏,郑雅萍,钱艺.”中国梦”引领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有效性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438-442.

[4]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外文出版社,2014(52).

作者简介:李琼(1987.07- ),女,汉族,河南济源人,新乡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编辑整理:警戒线杂志社官方网站:www.qnyshzz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