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你的位置: 首页 » 论文鉴赏 » 应用型本科院校开设人文素质类选修课的必要性研究

警戒线封面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编辑出版:《警戒线》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22-1415/D

国际刊号:ISSN 2095-9893

出版地:吉林省长春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投稿邮箱 :jjxbjb@126.com

《警戒线》
投稿邮箱:jjxbjb@126.com
论文鉴赏

应用型本科院校开设人文素质类选修课的必要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20 阅读数:591

邾丽娜

摘 要: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学生的培养中,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促进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精神、深入学习和理解课本知识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手段,更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才能。应用型本科院校开设人文素质类选修课具有十分重要的必要性。

关键词:教学;应用型本科;人才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开设人文素质类选修课的作用

人文素质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能力,而且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用型高校开设人文选修课应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稳定性。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文素质选修课为学生开展实习、社会公共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一定的服务。这是人文素质教学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其管理和建设直接影响实践教学效果的质量。

二、运用SWAT分析法对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进行评估

(一)优势分析

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已经成为各高校的重点工作对象。相当多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在这一领域取得丰硕成果。针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特点和市场基本需求,相当多的高校都开展了诸如《应用文写作与运用》、《演讲与口才》、《公关礼仪》等需要实操的选修课,有的大学也会将《大学语文》作为重点素质教育课程予以安排和设计。有关历史、哲学、法律、心理等领域的选修课程也越来越多的走进高校。综上,主干专业课程与选修课程的融合推进,当代文化素质类课程体系建设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二)劣势分析

1.课程设计方面欠缺系统性与科学性。相当部分的高校,教务部门及各级领导不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在设置此类课程时往往任意安排;一些选修课程的设计与安排主要取决于專业老师的兴趣取向,因而课程内容多变,欠缺科学论证,没有进行长远规划,学科建设工作停滞不前。这使得部分高校单纯开设了课程,但缺乏学科特色,没有深厚的思想表达和知识体系,空洞无味。

2.教学水平低下。人文素质教育是否成功,得益于相关任课老师的付出。但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师资引入领域存在不少问题,教师学历不足,专业知识不丰富,缺乏教学经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知之甚少。在日常传道授业过程里,过分强调课本知识,欠缺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视理论而忽视日常生活,成为了一个说教者,而非知识传承者,其教学形式和手段过于单一,缺乏创新性。

3.考核方式存在不少问题。当前文化素质课程的主要甚至唯一的方式是试卷模式,这一形式很难真正反映学生的吸收程度和理解情况,很多同学突击式的应付考试,使考试失去了原本的检验初衷。

(三)机会分析

1.国家日益重视文化素质教育发展工作,二十一世纪以来,高等教育界日益重视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提高,国家对“通识教育”的关注,各地相关课程体系的变革与调整,推动着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发展和普及,尤其是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已经成为了学界的共识。我国教育部对外公开发行的《完善中华文化教育执导纲要》,明确提出大学阶段要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推动学生的文化创新精神,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文化传承的使命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各高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这一份中央红头文件也充分展示了国家对于人文素质教育的关切和重视。

2.教育工作者意识的不断提高。学界进行了大量的课程改革研究与调研。重视和强调文化素质教育是当代文明国家共同的命题和任务。今年六月在著名学府南开大学举办的“传统文化与大学教育”高级学术论坛,与会者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汇报和交流,指出了许多令人反思的现象。与会者主要从教师队伍的建设、传统优秀文化的提炼与保护、专业学科文化内涵的挖掘等方面审视了课程设计安排等方面的工作,也对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未来走向作了预计,这些思考成为提升文化素质教育研究的重要方向和着眼点。

3.学生的诉求日益强烈。过去,相当多的理工科院校以及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安排与设计方面,停滞不前,缺乏计划。不少学生希望校方增设人文素质课程,以丰富知识,提升修养,这一课程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使命责任。

(四)威胁分析

1.现代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与渴望。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与科技的日新月异,应用型高校毕业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就业环境。国家和社会急需高素质的高文化的专门人才。过去单纯的讲授课本知识的方式已难以适应社会的变化,理应将对人格的塑造,对行为的规范,对心灵的启迪等写进现代教育工作中去。

2.文化素质教育日渐边缘化。在相当多的高等院校不重视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压缩课程,减少课时,缺乏优秀的师资,导致相当多的同学错误的认为通识教育没有意义。在这一环境下,相关教师也深受影响,没有教学的动力,教学质量日益萎靡,逐渐走入恶性循环,严重制约了人文素质学科的发展与建设。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开设人文素质类选修课的的必要性研究

(一)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培养目标是为国家和地方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等一线岗位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这种人才需要有较强的能够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需要在课堂与书本中得到培养,更需要靠实践来得到培养。应用型本科院校要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就必须有自己独特的与研究型大学有所区别的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具有独特性,在其中我们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其次还要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能力,为了满足学生的需要,开设人文素质类选修课就显得是必不可少的了。通过开设人文素质类选修课教学,学生不仅可以提高专业技能,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增进对社会的了解,同时提前获得了对未来职业的体验。

(二)拓展学生就业空间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也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时需要着重考虑的方面。我国有很大一部分高校都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高低和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就业率高低。而且,本科应用型人才是很庞大的面向生产、管理和服务等第一线岗位的就业群体。所以高校就应该重视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同时开辟多种学生能力提升渠道,为学生毕业率的提高实施有效的举措。

(三)提高高校教师的素质

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根本任务。但是,如果要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就对学校的教师素质有较高的要求了,这些教师不仅需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同时还需要有较高的实践教学能力。以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学校的教师,基本都沒有过在一线行业进行实践能力培养的经历,他们大多数都是从学生到老师的转换,或者从一所学校教学到另一所学校教学的转换,而实践与动手能力都是稍有不足的。但是如果教师的实践能力不足,想要教出能够把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的学生就比较困难了。所以不仅是学生,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师也需要具有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在这种时候,实践教学基地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的场所,同时也可以对教师的实践教学技能进行提高。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时候,同时培养和提高教师自己的能力,这也可以说是大学教师的再培训、再学习的过程。此外,学校还可以在教学基地聘请经验和技术丰富的专家学者,提高和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形成双师型教学团队。

四、应用型本科院校开设人文素质类选修课的建议

(一)完善人文素质教学保障体系,保证教学的质量

在人文素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人文组织教学的规划与硬件设施的建设,开设人文素质选修课需要为此制订了《教学管理办法》、《人文素质选修课程教学建设与管理办法》等,加强了学校对选修课程的监管作用,学校能够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的响应,同时也可以深入的了解企业和行业的各种状况,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教学人文素质选修课的良好环境,让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学习保障。

(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质量和学校整体办学实力

学校在对人文素质教学的管理和建设中,也认识了解到了在教学专业目标、对教师素质的培养以及在教学及话语方式中存在的不足,并对此进行了及时纠正与教学改革,同时提高了教育质量,形成了良性循环。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进行实践教学任务,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了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同时学校通过在校外、企业中聘请相关人文素质学科方面的专家到学校进行教学指导,理论结合实践,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吸收。

(三)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通过人文素质选修课的学生,学生在这些环境中进行工作、科研、管理等活动,自身能力得到了长足的锻炼,同时,学生会受到企业环境的影响,对行业中的先进理念、沟通技巧、先进技术和发展方向有一定的了解,毕业后更容易融入社会。

参考文献

[1] 霍志卿.电气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概述[J].祖国:建设版,2014(6):445-446.

[2] 赖超颖.加强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完善文科专业实践教学模式[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1):145-145.

[3] 李养丽.实践教学基地概述[J].商,2014(52):374-374.

[4] 王淑萍,张俊芳,刘桂芝,等.分散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运行与管理[J].管理观察, 2012(20):139-140.


编辑整理:警戒线杂志社官方网站:www.qnyshzz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