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你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城市文学应构建城市新审美

警戒线封面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编辑出版:《警戒线》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22-1415/D

国际刊号:ISSN 2095-9893

出版地:吉林省长春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投稿邮箱 :jjxbjb@126.com

《警戒线》
投稿邮箱:jjxbjb@126.com
新闻动态

城市文学应构建城市新审美


发布时间:2020/12/08 阅读数:509

  城市化浪潮下,城市文学的城市美学建构面临不少问题,文学界亦缺乏关注和描述当代城市审美现状的氛围,而从城市文学创作实绩来看,文坛尚缺乏真正能体现城市美学新面貌的精品力作,这与当下迅猛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并不匹配。

  当前,城市文学的创作和发展面临三个方面的新变化,即城市新变化、文学新变化和美学新变化。忽视这些新变化,文学的城市书写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文学介入城市审美的力度也会大打折扣。

  城市新变化是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化迅猛发展的必然结果。城市化为城市人文、城市景观、城市气质、城市价值等领域带来全新的面貌,其中既包含新希望和新成就,也包含新问题和新矛盾,这些都会对人的生活状态和生存价值产生很大影响。如果说文学是对现实社会状况的反映和对人精神状态的书写,那么就不应对当下社会这一显明的转型现实以及由此带来的精神生活变迁视而不见。

  城市文学面临的第二种变化来自文学自身。城市社会的发展给文学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首先是创作群体的构成和生存方式出现了变化。城市文化生态的运转方式带来大量“非典型”创作群体。姑且不论学者、记者、教师等人员从事文学创作,很多自由职业者、家庭主妇、IT工程师等,或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或拥有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他们以自身的生活经历和知识背景优势进行创作,成为文学创作中不可忽视的新力量。

  其次,在城市文化环境中,文学观念也在发生变化。评论界屡屡发出“文学已死”的吁叹,但这不过是旧文学观念遇到新文学现象时发生阐释障碍的体现。有的人之所以看不懂其中的变化,是因为评价尺度和眼光滞后于时代、滞后于城市文化的发展现实。实际上,文学越来越深地渗入到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消费文化转型也好,视觉文化转向也罢,都不会让文学走向死亡。相反,文学的精神元素和表达方式在城市日常文化生活中显得活力十足。如今纯粹性的、以传统文本形式存在的文学确实有式微之势,但文学以另一种方式获得新发展,如零散式的文学元素、拼贴式的文学形象、无处不在的文学表达等。虽然这在文学批评中多被视为文学“沉沦”的标志,但其折射出的文学形态与观念的转变却也是无法否认的事实。

  再次,城市促使消费文化崛起,城市文化环境形成多样化的文学消费需求,也形成了具有全新特质的文学消费者群体。作为接受者,他们比以往的读者更为主动,文学参与意识更强。而且根据不同文化趣味,他们还形成了许多细分群体,从而使以前处于隐而不显状态的受众清晰起来,提高了其在整个文学生产链条中的可见度,同时也对文学创作提出了更高、更丰富的要求。

  最后,城市让各种类型的媒体有了更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而新媒体为城市文学的新变推波助澜。基于新媒体平台的各类网络文学、手机文学等呈现井喷趋势,构成城市日常文化生活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21世纪以来美学的研究转向与发展成果,是城市文学面临的第三种变化,也应被城市文学创作所吸收。当下,美学在生态美学、生活美学、空间美学、日常生活审美化等方面的新创获,都是面向城市生活的日常审美实践而提出的,涵盖城市文学所应关注的许多方面,比如城市文化精神、日常审美批判、城市景观生态问题、城市中个人审美心理等。适度了解美学理论的发展动态,获取相关的美学理论资源,有助于作家激发灵感,深化对城市美学的认识,从而在城市文学创作中提升作品的思想深度和情感浓度,在文学中构建城市新的、鲜活的审美形象。

  城市文学应在题材和内容等多方面注重美学内涵构建,体现美学精神。具体到创作层面,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城市文学应把握时代脉搏和城市文化传承脉络,关注城市审美文化的历史演变和新动向。第二,对城市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进行描述和评判,融合生态文学与城市文学的视野与价值理念,使城市文学深入城市生态问题的核心,体现文学对城市生态美学的介入与思考。第三,叙述家庭、社区、学校、文化场所等城市空间的审美故事,关注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审美状况,描绘城市人在职场、会场、市场和运动休闲场所等生活和工作场景中的审美感知与感觉状态。第四,美学关怀是一种人文关怀,城市文学应关注打工群体、新移民群体等所遭遇的文化融合与美学差异,关注普通人的审美文化生活状况,体现文学的人文关怀意识。

  总之,面对当下城市审美文化发展的现实,城市文学需积极进行美学反思,建构城市审美话语和审美范式,引领城市审美潮流,使文学影响城市审美观念与日常生活,让城市更具活力和魅力。

 

  (作者单位: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

 


编辑整理:警戒线杂志社官方网站:www.qnyshzzs.com